怎样防范股权纠纷
时间:2013-10-28 09:22:22 来源:
一、公司股权防范体系产生的背景
股权纠纷,通常是指股东之间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由于股利分红、或公司控制权的争夺等发生争议,基于股东身份或股权份额而产生的纠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股东因“有利可图“而合,也同样因“无利可图“而散,股东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利益。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股东之间产生纠纷似乎就成了必然。当然股东之间由于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决策意见不一致,发生磕磕碰碰的情形不可避免。但是,为了一点经济利益,非要争个你死我活,而不考虑当初合作时各方的信任与缘分,不顾及创业之初共同面对过的种种困难、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最终导致公司解散,投资利益受损甚至人身自由受限生命不保,实在让人感到痛心。
因此,如何利用《公司法》及一系列法律、法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避免股权纠纷,建立和谐股东关系,预防股权纠纷,已成为公司经营管理重中之重。
为切实避免或减少公司股权纠纷,保障公司健康稳定发展。律师在多年从事公司股权结构调整,公司法人治理,股东纠纷调处等实务基础上,依据《公司》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公司股权纠纷风险防范体系。
二、现实中股权纠纷的主要类型
结合目前的司法实践及公司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股权纠纷主要有以下十种类型:
1、公司股权转让纠纷;
2、股利分配请求权纠纷;
3、公司决议瑕疵纠纷;
4、股东知情权纠纷 ;
5、股权确认纠纷;
6、异议股东股权回购纠纷;
7、股东利益受损赔偿权纠纷;
8、要求发放股权凭证纠纷;
9、公司僵局与股东退出纠纷;
10、股东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纠纷;
三、股权纠纷产生的原因
1、公司治理结构失范
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公司内部的利益制衡机制。公司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基于各自的利益互动、搏弈的动态平衡,在这个过程中,规章制度的确立和运作是其核心。公司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管理效率的高低、管理费用的大小、内部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否,而且关系到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虽然当前公司治理规则正逐渐为公司所有者、管理者所接受,但是并未战胜传统经济体制和经营习惯的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功效,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程度不够,而股权纠纷正处于此种“病态”系统中。
2、股东内控观念差,管理制度缺失
许多公司的股东内部控制观念不足,甚至不知内控为何物,对《公司法》中规定的最基本内控制度一无所知,如果不是公司登记机关要求,甚至不会制定公司章程。即使制定公司章程,也是为了应付工商局的“摆设”,根本没有公司内控制度的意义。同时许多公司股东过高估内控管理成本,认为严格的内控制度会降低公司经营决策效率,使股东承担不必要的时间、精力成本;低估内控管理效益,认为那不会给股东带来利益,只会带来麻烦。所以不设立或不执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另外有些股东虽然有内控观念,但缺少公司内部控制知识,不知如何建立内控制度,造成内控观念无法落实,最终导致股东纠纷、公司受损。
3、股东法律意识淡薄
公司运营过程中,假冒股东签名通过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
协议,假冒董事签名通过董事会决议,假冒法定代表人签名;股东一旦遇有矛盾,将公司公章证照、会计资料等据为己有,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股东在公司内部转让股权时,以自行处置公司资产进而抽逃出资作为股权转让的对价,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合法权益;股权转让中 “一股多卖”;股权对外转让中侵害股东优先购买权;大股东随意召集主持股东会或董事会,侵害小股东利益;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公司担保等方式损害公司利益;公司设立虚假出资,串通注册代理公司违规操作;为了规避法律法规的限制和法律责任,使用挂名股东、冒名股东;不懂得以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以违法方式对抗相对方的违法行为;如此种种,导致股东之间发生股权争议。
4、股东之间的利益争夺
股东为能够控制公司,为能够更好的获得自己的利益,为排挤中小股东权利、中小股东为能够更好的保障自己的权利行使,股东之间经常发生股权之争,控制权之争,董事会与总经理、董事会内部的权利之争,因此股东之间因其利益之争往往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转,股东之间矛盾的激化。
5、股权本身的复杂性、繁琐性
股权本身的复杂繁琐决定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股东与第三人之间极易发生纠纷,如股权转让程序的繁琐、股权转让优先购买权的保障、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的效力、公司会议的召集主持、关联交易的认定、股东知情权的行使、股东解散公司权力的行使等,均是较为复杂的,没有专业人士的把握都是极易产生纠纷的。
四、股权纠纷对公司经营及股东个人的影响
股权纠纷因具有时间长、破坏性大的特点,因此处理不当不但会使公司经营停滞,股东利益受损,而且还可能使股东人身自由或生命受到威胁。
1、股权纠纷若处理不当会使公司经营陷入困顿,甚至导致公司解散。
股东投资设立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但股东之间的纠纷,会使公司经营全面停滞,错失商业机会,导致原本盈利的公司会发生亏损,甚至使原始投资化为泡影;原本拟上市的公司因股权纠纷而搁置,最终上市不能;同时公司内部股权纠纷也会致使公司债权人纷纷向公司主张权利,导致公司资金链条断裂,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另外公司股权纠纷也极容易致使公司无法正常召开股东会或无法形成股东会决议或出现其他情形,导致公司陷入僵局,而最终使公司清算解散或破产。
2、股权纠纷处理不当,会使朋友反目为仇,甚至家破人亡。
股东组建公司时往往因志同道合,惺惺相惜,而走在一起,但当公司经营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又因一些琐碎事宜导致双方矛盾激化,因此若股权纠纷处理不当,势必导致多年朋友反目为仇,甚至招惹杀身之祸,身价数亿元的湖北十堰市兴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天志因股权纠纷在办公室被捅18刀,致其死亡就是血淋淋的事实,因此股权纠纷处理不当其危害性不仅使财产遭受损失,人身和精神也将遭受极大的痛苦。
3、股权纠纷处理不当会使家族企业瞬间分崩离析,家人关系僵化。
实践中很多企业为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创业初期因其向心力较强,发展较为迅速,但又因家族成员特殊的关系,公司经营管理、股权设置较为随意。一旦发生股权纠纷,因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且又涉及家庭矛盾,处理难度较大,若处理不当在短时间内就可能使企业面临解散的地步,家庭关系恶化。
五、律师股权纠纷防范体系主要内容
主要是通过对公司运营的不同时期和公司股权变化的相关事项进行分别控制,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流程控制,以实现控制纠纷发生的目的,具体如下:
(一)公司设立阶段风险防范;主要包括:
1、律师对投资项目进行法律调查,并出具《律师尽职调查报告》。
2、根据投资目的及要求,出具《投资法律意见书》
3、依据投资者的投资条件,提出《股权投资方案》
4、参与投资接洽,起草《合作意向书》
5、为投资双方制定《合作协议书》等
(二)法人治理结构中风险防范;主要包括:
1、依法制定《公司章程》;
2、协助制定《股东会议事规则》,规范股东会的运作;
3、协助制定《董事会议事规则》,明确董事会的决策机制;
4、协助制定《监事会议事规则》,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5、协助制定《法定代表人工作条例》,明确法定代表人的工作职责;
6、协助制定《经理工作条例》,明确经理的工作职责。
(三)公司利润分配中股权纠纷防范
1、对利润分配条件进行审查,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及章程条件
2、协助制定《公司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3、起草涉及利润分配的《股东会决议》及《董事会决议》
(四)公司经营管理中股权纠纷防范
1、制定《关联交易制度》,防止公司利益的非法转移;
2、协助制定《公司对外担保制度》,确定对外担保的审批权限;
3、设置股东表决权相对限制制度;
4、协助制定《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5、协助制定《公司经营状况定期报告制度》,确保股东知情权。
(五)股东股权转让股权纠纷防范
1、制作《股权转让项目风险评估报告》基于专业角度、从法律的层面进行风险评估;
2、协助制定《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的实施细则》;
3、协助制定《股权转让方案》,确保转让公平合法;
4、起草《股权转让协议》,明确转让双方的权力义务;
5、协助起草《股东会决议》,确保股权合法性;
6、制定《优先购买权行使方案》,确保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
6、协助办理股权交付,工商登记变更手续等。
(六)公司清算中股权纠纷防范
1、受股东委托参加清算小组;
2、制定《财产清算报告》;
3、制定或审查《财产分配方案》,确保股东剩余财产分配权;
4、对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不能依法进行合理分配时,及时提起司法程序保障分配权的行使;
5、协助办理公司注销手续。
(七)异议股东股权回购纠纷防范
1、对回购条件进行审查,出具《法律意见书》
2、依据公司资产状况,制定《股权回购方案》
3、协助公司和股东签订《股权回购协议》
4、协助处理股份回购后的相关事宜
(八 )股权纠纷的调处
1、对股权争议进行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
2、对股权争议进行分析,提交《法律意见书》
3、依法提出《股权争议解决方案》
4、对调处解决的,协助起草《协议书》
六、股权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对公司股权治理的作用
风险预防的作用:
1、健全公司章程并使之具备较强的针对性
公司章程,被形象地称为“公司宪法”,它是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具有约束力的自律性文件,是公司设立运行的依据,公司章程对公司及股东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法律文件。公司章程的价值在于其内容具体、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如果只是简单照抄照搬公司法的规定或按照工商登记机关范本,公司章程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制定完备的公司章程,对于解决股东之间的纠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建立健全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使之具有操作性
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利机构,对公司经营管理和各种涉及公司及股东利益的事项拥有最高决策权,是股东行使权利的集中体现,董事会是执行股东会决议和公司的经营的常设机构,监事会是公司执行机构专门监督机构,因此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决议对公司的经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实践中经常发生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决议因瑕疵被撤销或宣告无效的情形,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的经营、运转,甚至导致公司陷入僵局,不得不解散公司。因此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已成为规范化运作公司的要求。
3、设计科学的公司运营规章制度,使之具有较好的规范性
通过依法制订公司在设立及运营阶段各项规则,使公司的法人治理活动有章可循,明确股东权利的内容和行使程序。确保股东对公司经营的知情权、监督权。从而避免和减少股东之间,股东和公司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股权纠纷。
风险控制的作用:
1、调查了解公司的股权组织结构,平衡股东之间利益,使公司避免因股东行使权利不平衡或限制、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导致股东之间关系僵化。
2、指导公司设立,为公司设立顺利进行提供法律支持,避免公司设立不能或设立无效;
3、指导公司召集、主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制定股东会记录、董事会、监事会决议,避免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决议出现瑕疵被撤销或宣告无效;
4、指导公司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转让股权,减少股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保证公司股权转让无论实体和程序均符合法律规定;
5、制定公司经营规则,指导公司的经营行为,避免因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影响公司利益,
6、根据股权纠纷发生的原因及性质,协助公司调处解决股东之间存在的各类纠纷,保证公司的正常经营运转,避免公司陷入僵局。
七、股权纠纷风险防范法律服务费用
按照公司规模、股东人数、所选择的服务项目不同以及律师服务时间长短,按每项5-10万元确定,两项以上的可以适当优惠,具体以双方签订《法律服务合同》为准。